急诊病情分级及分诊PPT
病情分级急诊病人病情的严重度不等,可分为四级,即:Ⅰ级濒危病人这类病人随时可能出现呼吸、心搏骤停;或者已经出现呼吸、心搏骤停的病人这类病人需立即送入抢救室...
病情分级急诊病人病情的严重度不等,可分为四级,即:Ⅰ级濒危病人这类病人随时可能出现呼吸、心搏骤停;或者已经出现呼吸、心搏骤停的病人这类病人需立即送入抢救室抢救Ⅱ级危重病人病人存在严重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病情变化快,有生命危险;或者有医师认为病人需立即处理且病人能够被立即处理的临床情况。这类病人需尽快安排入抢救室进行紧急处理Ⅲ级急症病人病人存在明显的急性症状可能但暂无危及生命或严重后果的情况。这类病人经必要的紧急处理后应等待安排病床或检查Ⅳ级非急症病人病人存在慢性或亚急性症状但不符合急症标准;或无症状,且不需立即处理。这类病人可以等待安排病床后进行诊疗分诊制度分诊由护士承担规定护师以上人员负责分诊,注册护士按专业特长及护理人员能力高低进行排班,并做到各班次人员相对固定分诊护士应当了解急诊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遇有危及生命及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紧急状况,应立即开通绿色通道进行紧急救治,待病情稳定后再分诊处理。如遇大批伤员或中毒等情况,应及时上报护士长、护理部进行协调支援。如遇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立即启动防护措施分诊护士应根据病人的主诉及临床急性、典型的症状、体征做出初步判断按照“诊疗程序”进行分诊,同时根据病人情况安排候诊时间及就诊区域。对于特别紧急、年老体弱、幼儿以及有特殊要求的病人应提前安排就诊分诊时应注意区分正常的医疗秩序及有组织的大型公共卫生应急救援发生重大灾情、疫情及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启动急诊机动应急系统。必要时可向社会发出一级医疗救援请求分诊时应做到服务热情、语言文明、态度和蔼、禁带情绪或有厌烦情绪工作对于病人提出的咨询和要求,应及时给予答复和解决;无法满足时应耐心解释,决不可含糊其词或不予理睬。要积极为病人提供帮助,根据病人情况主动协助病人完成挂号、化验、检查、取药等手续分诊护士应当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如遇有异议时,可请相关科室会诊或上报至护士长或护理部。确保分诊及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危重病人和需立即抢救的病人应在第一时间通知相关医师进行处理;对于涉及刑事、民事纠纷的伤员应向110报警台报警对于发生在急诊科的各种纠纷和事故,分诊护士应积极配合医师进行处置,并主动与保卫科联系。在处理涉及纠纷和事故的病历时,应及时封存并妥善保管急诊工作实行首诊负责制医师应根据急诊病情分级标准对病人进行合理分流。要求急诊医师按照“诊疗程序”接诊并书写医疗文书。要求护理人员按照“诊疗程序”执行急救措施。在诊疗过程中要遵循会诊制度,做好医患双方告知工作并完善签字手续分诊工作应当根据“诊疗程序”的要求配合相关科室开展工作做好必要的登记和统计工作。要求分诊登记及统计工作做到项目齐全、填写规范、数据准确、保存完好并注意保密。统计数据应当定期进行分析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对于涉及交通事故及刑事案件等可疑致伤的病人应先抢救治疗并及时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遇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将病人安置到指定区域进行隔离治疗对病人的排泄物及接触过的物品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对于接触过传染病的医务人员要按照规定进行隔离或观察治疗分诊技巧观察观察病人的面色、姿势、表情等,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询问通过询问病人或家属,了解病人的症状、发病时间、既往病史等信息,以便进行初步诊断测量生命体征测量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判断病人是否处于危重状态分析病情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分析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可能的原因分流根据病人的病情分级及分析结果,将病人分流到相应的诊疗区域或治疗室登记对所有急诊病人进行登记,记录病人的基本信息、病情、就诊时间等,以便进行统计和分析协调与相关科室或医生进行协调,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沟通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告知病情、治疗方案等信息,并给予必要的安慰和指导观察病情变化在分诊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统计与上报定期对急诊病人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上报给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为医院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分诊注意事项分诊护士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专业素养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分诊时应尊重病人的隐私权避免泄露病人的个人信息及病情对于需要抢救的危重病人应立即启动急救程序,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在分诊过程中应遵循医疗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确保医疗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对于存在纠纷或暴力倾向的病人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隔离和处理,避免影响其他病人的就诊和治疗分诊过程中如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困难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寻求支持和帮助在分诊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自身安全,避免遭受暴力或恶意伤害分诊时应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确保判断的准确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