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PPT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认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波澜壮阔,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需要总结和回顾的内容很多。因此,全会提请二十大对党百年奋...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认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波澜壮阔,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需要总结和回顾的内容很多。因此,全会提请二十大对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回顾,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及其重大成就的再肯定、再升华。百年历史及其重大成就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基础上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得到了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得到了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得到了充分彰显。”“两个确立”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两个确立”是历史和时代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会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党的十九大以来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实践充分证明,时代在变、世界在变、中国在变,但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使命的赤子情怀没有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本色没有变、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没有变。而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发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这个新时代:无论从近百年的历史长度、还是从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度、抑或是从我们党对人民的情感深度来看,“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接续奋斗的结果”,更是“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本思想保证。一百年来,我们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伟大胜利。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是一般的理论而是实践着的理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新时代新征程:努力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我们经受了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测试等多重考验,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面对这些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从“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的清醒,到“进京赶考”的清醒,再到“务必使同志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清醒,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取决于人民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要靠人民,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决心,还必须有强大的战略定力。坚定赶考的定力,就是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断增强斗争勇气和提高斗争本领。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就是一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壮丽史诗。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毒、敢于壮士断腕,反腐败斗争力度前所未有、成效有目共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样不可能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始终在赶考路上向人民交出合格答卷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回顾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不断推动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全党同志都要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守正创新是党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经验。新时代以来的赶考之路,就是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奋斗之路。守正,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创新,就是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政党。新时代以来的赶考之路,就是坚持胸怀天下、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奋斗之路。胸怀天下,就是要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和政治本色。新时代以来的赶考之路,就是坚持敢于担当、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奋斗之路。敢于担当,就是要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责任、敢于直面挑战、善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总之,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我们要继续努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精神密码,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新时代以来的赶考之路,就是坚持自我革命、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奋斗之路。坚持自我革命,就是要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和凝聚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新时代以来的赶考之路,就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奋斗之路。培养造就人才,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断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团结就是力量。新时代以来的赶考之路,就是坚持团结奋斗、不断凝聚全体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奋斗之路。注重团结奋斗,就是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在赶考路上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新时代以来的赶考之路,就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奋斗之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党和人民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总之,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们要继续在赶考路上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政治清醒、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加强自身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