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中国农业国家政策PPT
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是我国为了减轻种粮农民负担,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该政策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
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是我国为了减轻种粮农民负担,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该政策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和增加补贴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例如,2014年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良种补贴政策良种补贴政策是为了鼓励农民使用优质农作物种子,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而实施的政策。该政策对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实施全覆盖,并对马铃薯和花生在主产区开展试点。每亩补贴标准一般为10元。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实施的政策。该政策对购置符合条件的农业机械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补贴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同时,还开展了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鼓励农民更新老旧农机具。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是为了保障农民利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而实施的一项政策。该制度规定国家以不低于最低收购价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确保农民不会因市场价格波动而遭受损失。这一制度有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地确权、宅基地确权与农地入市为了增加农民的财产权利,我国推行了农地确权、宅基地确权以及农地入市政策。通过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同时,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加农民的土地收益。建立统一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为了保障农民老有所养,我国建立了统一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该制度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这一制度有助于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协调发展。降低农产品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为了降低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降低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用水电价格和运营费用,规范和降低农产品市场收费,强化零售商供应商交易监管等。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与提高农产品质量为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科技运用水平,我国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通过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绿色生态农业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综上所述,近十年来我国农业国家政策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农地确权与入市、养老保险制度、降低农产品流通费用以及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等。这些政策旨在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收入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