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与局域网组网技术PPT
以下是对数据链路层与局域网组网技术的介绍,包括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数据链路相关技术、局域网、以太网、虚拟局域网、无线局域网和PPP等内容。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数...
以下是对数据链路层与局域网组网技术的介绍,包括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数据链路相关技术、局域网、以太网、虚拟局域网、无线局域网和PPP等内容。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它位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将数据帧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它主要处理的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物理和逻辑连接问题。数据链路层有以下几个主要作用:传递信息数据链路层负责在两个设备或同一数据链路节点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帧同步数据链路层通过帧同步机制,确保接收到的比特流的数量和价值不会异常,避免数据丢失或混乱控制差错为了保证数据通信的准确性,数据链路层会控制错误,减少错误的发生概率控制流量数据链路层通过控制流量,确保数据通信的有序进行,避免因接收方接收延迟而造成的数据丢失控制链路数据链路层负责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护和释放MAC寻址数据链路层使用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来标识网络中的设备,这与IP地址不同区分数据和控制信息在很多情况下,数据和控制信息会在同一帧中传输,数据链路层需要能够区分这两者透明传输数据链路层能够确保任何比特组合的数据都能够有效传输数据链路相关技术MAC地址MAC地址是网卡的唯一标识,长度为48位。在大多数情况下,MAC地址会被烧入网卡的ROM中,因此每个网卡的MAC地址都是唯一的。MAC地址一般用十六进制表示。共享介质型网络从通信介质的使用方法上看,网络可分为共享介质型和非共享介质型。共享介质型网络中,设备之间使用同一个载波信道进行发送和接收,因此会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并需要对介质进行访问控制。如果多个站同时发送数据,就会产生冲突现象。这种网络类型包括早期的以太网和FDDI等。非共享介质网络非共享介质网络是指不共享介质,是对介质采取专用的一种传输控制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网络中的每个站直连交换机,由交换机负责转发数据帧。局域网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是一种覆盖范围有限的网络,通常局限于方圆几千米之内。它具有高安装便捷性、成本节约、扩展方便等特点,因此在办公室、学校、工厂等地方广泛应用。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等功能。局域网的特点覆盖范围有限局域网的范围可以从一栋建筑楼到相邻建筑之间的连接,也可以是小到办公室之间的连接传输速度快局域网相对于其他网络传输速度更快,性能更稳定框架简易局域网通常采用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总线型、星型等封闭性局域网是一种私有网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局域网的组成局域网主要由计算机设备、网络连接设备和网络传输介质组成。计算机设备包括服务器和工作站;网络连接设备包括网卡、集线器、交换机等;网络传输介质主要是网线,由同轴电缆、双绞线及光缆构成。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是局域网的一种形式,它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构成可以互相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无线局域网使用无线的方式连接,从而使网络的构建和终端的移动更加灵活。无线局域网广泛应用于校园、商场、公司以及高铁等地方。以太网以太网是一种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它基于IEEE 802.3标准,规定了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有经典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两种形式。经典以太网是以太网的原始形式,运行速度从3~10 Mbps不等;而交换式以太网使用交换机设备连接不同的计算机,可以运行在更高的速率,如100 Mbps、1000 Mbps甚至更高。以太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拓扑,但为了提高网络速度和使用效率,快速以太网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并使用交换机进行网络连接和组织。虚拟局域网虚拟局域网(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是一组逻辑上的设备和用户,这些设备和用户并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根据功能、部门及应用等因素将它们组织起来。VLAN可以在交换机端口上设置VLAN属性和VLAN标签,使得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就像在同一网段中一样。VLAN技术更加灵活,它可以减少网络设备的移动、添加和修改的管理开销,控制广播活动,提高网络的安全性。PPP协议PPP(Point-to-Point Protocol)是一种点对点协议,它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