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PPT
海洋环境保护法是中国为了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律。该法自...
海洋环境保护法是中国为了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律。该法自2000年4月1日起开始施行,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法律适用范围第一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生产、旅游、科学研究及其他活动,或者在沿海陆域内从事影响海洋环境活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也适用本法。法律原则第三条海洋环境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源头防控、陆海统筹、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强调了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的理念,同时鼓励公众参与,实行损害担责的制度。管理机构和职责第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并负责全国防治陆源污染物和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和科学研究,负责全国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和海洋倾倒废弃物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辖港区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港区水域外非渔业、非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并负责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此外,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也负责海洋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负责全国海洋生态、海域海岸线和海岛的修复工作。法律责任对于违反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行为,法律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罚款、拘留、刑事责任等。同时,对于因污染损害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损失,污染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公众参与第四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这体现了公众参与的原则,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海洋环境保护中来。总结海洋环境保护法是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管理机构、法律责任等内容,为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随着海洋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中国政府也在不断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