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现代史期中复习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标志毛泽东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意义标志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标志毛泽东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1.2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军事上人民解放军继续解放全国,建立各级人民政府政治上实行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经济上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文化上开展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建设,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1.3 抗美援朝背景美国侵略朝鲜,威胁中国东北边境安全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探索2.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间1953年-1956年意义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2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共八大提出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和方针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调整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逐步调整国民经济比例,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化大革命的十年3.1 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时间1966年5月标志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一文3.2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经济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政治民主法制遭到践踏,社会秩序混乱文化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受到严重冲击3.3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时间1976年10月标志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1 改革开放的起步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城市改革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措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等意义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4.3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经济特区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沿海城市经济开放区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为经济开放区意义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4.4 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高等教育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4.5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人权保障加强人权保障工作,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5.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5.2 经济建设的新成就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结构优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创新驱动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5.3 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领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5.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实践加强宪法实施,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5.5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繁荣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5.6 社会建设与民生改善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现代化医疗卫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5.7 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5.8 国防和军队建设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军民融合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5.9 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外交理念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6.1 国际地位的提升经济实力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国际话语权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6.2 对外开放与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自由贸易区建设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6.3 国际责任与担当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维护世界和平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青少年与时代使命7.1 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学习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实践锻炼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长才干和见识时代责任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7.2 青少年与国家发展人才培养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储备创新驱动鼓励青少年创新创造,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7.3 青少年与全球视野国际交流加强青少年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国际视野和胸怀全球责任引导青少年关注全球问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公益事业以上是八下现代史期中复习笔记的续写部分,涵盖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探索、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以及青少年与时代使命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你进行期中复习,并加深对现代史的理解与掌握。祝你考试顺利! 八、历史启示与未来展望8.1 历史启示通过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宝贵的启示。首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其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再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最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8.2 未来展望展望未来,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同时,我们要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国际事务中,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结语回顾历史,我们深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以上是八下现代史期中复习笔记的总结部分,通过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现代史的知识点和重点。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同时,要关注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相信在你的努力下,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