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柳永 鉴赏PPT
宋·柳永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鉴赏此词当为柳永从汴京南下...
宋·柳永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鉴赏此词当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江南时与一位歌妓的惜别之作。词以铺叙见长,上片写灞陵桥边送别的所见,以“衰杨古柳”烘托离别的凄清气氛。“夕阳”三句,写眼前景色,并以“闲淡”、“老”形容之,以景物之萧瑟映衬心情之凄苦。下片以“一曲阳关”点出别情,以“断肠声尽”极言其悲凄,最后“独自凭兰桡”以人物动作收束全篇,刻画出主人公凭栏怅望、黯然神伤的情态,关合双方惜别却又不得不别的心情。全词语言通俗,铺叙委婉,情真意切,凄婉动人,堪称抒写离情的词中佳作。此词写作者离开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歌妓的惜别之情。词的上片写灞陵桥边送别的所见。开头两句写送别之地。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东),为汉人送别的地方。此处却非指长安,而是指汴京城外的灞陵桥。古代送别的地方,往往长桥高柳。写送别之情,往往要写到长桥、高柳,如隋无名氏《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柳永在这里说“参差烟树灞陵桥”,也是以这种典型环境来烘托离别的情绪。第三句“风物尽前朝”,似乎只是客观地指点景物,但景物却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眼前“风物”即“前朝”遗物,表明此景已非隋唐时的旧物,又暗示了送别的人不是当年之人。这种“风物”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意味,这就为下片的“离思”伏下了一笔。“衰杨古柳”两句,继续写灞陵桥边的所见。杨柳是送别的代名词,于是一见杨柳,就让人想到离别。绿色的杨柳树夹杂在御沟两岸,看似恬静的环境反衬出我与她离别的不舍。况且,这些杨柳也不是静止的无情之物,而是经历过许多离别之情、攀折之苦。在送别的人们攀折之下,它们也显得憔悴了。这里是以“衰杨古柳”的伤感形象,来烘托离别的凄清气氛。古柳而曰“衰”,伤离惜别之情自在言外。词的下片写灞陵桥边送别的所感,侧重写“离思”。“夕阳闲淡”一句,骤然看来,似与离思无关,但紧接的一句“秋光老”,却透露出悲秋怀人的思绪。“离思”之所以“满蘅皋”,正是因为“秋光老”也。秋景的苍凉与离情的凄苦交融在一起,使人倍觉其苦。“一曲阳关”两句,转写送别之人。面对此景,耳闻此曲,怎不肠断!曲终人散,别情离思,尽在不言中。“独自”二字,更衬出别后的孤寂之感。从“夕阳”到“独自”,将离别之情渲染得越来越深。而“阳关”三叠,又奏出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别调,于是离思便成为词作的主旋律,萦绕于耳际,萦回于心头。最后以“凭兰桡”三字收束全篇,刻画出主人公凭栏怅望、黯然神伤的情态,关合双方惜别却又不得不别的心情。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词中虽然未明写“他”或“她”的形相,却写出了“他”或“她”的存在,写出了双方惜别却又不得不别的无可奈何之情。全词以铺叙见长。词中句句写景,却句句含情;句句是情,却又句句写景。情与景的妙合无垠,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境界。这种境界最能唤起人们的共鸣,使人们产生一种同病相怜的感慨。全词语言通俗,笔调流畅,刻画细腻,情真意切,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以“夕阳闲淡秋光老”一句承上启下,将景物与情感巧妙地连接起来,使全词浑然一体,毫无斧凿之痕。词中“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一句,以“衰杨古柳”象征离别的痛苦和岁月的无情,而“几经攀折”则暗示了双方曾经的深情厚意和现在的无奈分离。“憔悴楚宫腰”则通过描绘女子的消瘦形象,表达了离别对双方的身心摧残。这种通过景物和形象来寄托情感的手法,既含蓄又深刻,令人回味无穷。而词的下片,“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一句,则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氛围,进一步抒发了主人公的离愁别绪。这里的“一曲阳关”既是离别之歌,也是情感之寄托;“断肠声尽”则表达了离别之痛的极致;“独自凭兰桡”则通过描绘主人公孤独的身影,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孤寂和无奈。这种以景抒情、以情写景的手法,使得词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入人心。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情写景,以景抒情,情景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它不仅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更通过描绘景物和形象,将离别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这种深沉而真挚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词成为了抒写离情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柳永《少年游》的艺术魅力与深远影响柳永的《少年游》不仅是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词,更是一首具有深远影响的艺术杰作。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柳永在这首词中表达的情感真挚而深沉,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情感的真挚和深入,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离别的沉重和不舍。柳永擅长以景抒情,以情写景。在这首词中,他通过描绘灞陵桥边的景色和离别的场景,将情感与景物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这种意境既体现了离别的悲凉和孤寂,又展现了主人公对往昔的留恋和对未来的迷茫。柳永的词作语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于传唱。这种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使得他的词作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少年游》作为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更是被人们广为传唱,成为了经典之作。柳永的《少年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词坛上树立了离情词的典范,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借鉴。许多后世的文人墨客都受到柳永的影响,纷纷效仿其离情词的创作手法和风格。综上所述,柳永的《少年游》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通俗、影响深远的艺术杰作。它不仅展现了柳永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艺术造诣,更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借鉴和启示。因此,这首词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