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PPT
动脉血气分析是评估患者通气、换气、氧合功能、酸碱状态和微循环灌注状况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以下是成人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操作实践标准,供参考。准备工作...
动脉血气分析是评估患者通气、换气、氧合功能、酸碱状态和微循环灌注状况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以下是成人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操作实践标准,供参考。准备工作在开始采血前,确保环境清洁、温度适宜、光线良好。准备所需的物品,包括消毒剂、纱布块、无菌棉球、无菌棉签、采血器具(宜使用含有冻干肝素盐或其它适当抗凝剂的自充式、高密度聚丙烯材质、一次性使用的动脉采血器)、医用手套、锐盒器、标本盒、局部麻醉剂(必要时)、垫巾/软枕(必要时)、冰袋或冰桶(如果标本无法在采集后30分钟内上机检测,应在0~4℃环境下低温保存)。消毒消毒患者穿刺区域皮肤,操作者的食指及中指。以穿刺点为中心擦拭,至少消毒两遍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皮肤消毒范围直径≥8厘米,自然待干。操作者采血已手消毒,待干后方可穿刺。操作者食指及中指消毒时,擦拭范围为第1、2指节掌面及双侧面。穿刺采血先将动脉采血器的针栓推到底然后再拉到预设位置。再次确认穿刺点,将穿刺点固定于手指下方。另一只手,单手持笔姿势持动脉采血器,针头斜面向上逆血流方向。暴露定位点,与皮肤呈30--45°角缓慢穿刺。见血后停止进针,待动脉血自动充盈采血器至预设位置后拔针。按压止血拔针后立即用无菌纱布或棉签按压3~5分钟,并检查止血是否停止。如患者有高血压、凝血时间延长或应用抗凝药物时,应按压穿刺部位更长时间。按压松开后立即检查穿刺部位,如未能止血或开始形成血肿,重新按压直至完全止血。标本处理采血完成后,将标本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根据实验室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和保存。注意在送检过程中避免标本污染和温度变化对结果的影响。注意事项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在采血过程中要确保采血器具的通畅和密封性,避免空气进入影响检测结果对于特殊情况(如凝血障碍、血管病变等)应事先告知患者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在采血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采血后应做好医疗垃圾的处理工作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以上是成人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操作实践标准,操作者需经过专业培训并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方可进行实践操作。在采血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确保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质量和安全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