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课文讲解PPT
课文背景《金缕曲》是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
课文背景《金缕曲》是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他是康熙朝的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纳兰性德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授三等侍卫,后循进至一等。随驾巡幸南北,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搜集军事情报。他曾奉旨远赴云南、甘肃等地视察,威赴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纳兰性德多次随从康熙出巡,并奉命进行出国巡访等外交活动。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金缕曲·赠梁汾》这首词中,作者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与顾贞观之间的深厚友谊,并倾吐了自己心中的不平之气,抒发了强烈的反清思想。课文详解1. 词牌与题目《金缕曲》是词牌名,又名《贺新郎》、《乳燕飞》、《貂裘换酒》。此调声情激越,宜抒发激昂慷慨之情。2. 课文内容这首词上片主要是写作者与顾贞观久别重逢的情形。起句“德也狂生耳”,看来很狂,但紧接着的自述生平,却又令人感到作者其实是很不得意的,甚至是痛苦的。作者说,自己虽然自视甚高,然而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只落得个“飘零身世,断梗疏萍”,像断根的浮萍在水中飘泊一样。作者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忍受这种飘泊无定的生活了,因而他呼喊:“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在断肠声里,因忆及一生而泪下纵横。可以想见,作者此时是多么地悲愤满怀,哀伤无尽啊!作者深知自己愁苦悲切的心境难以改变,只好将苦衷密密麻麻地写成词章,让顾贞观为自己一吐愁肠了。作者在向顾贞观倾诉自己的愁苦与不平,而在这倾诉中又明显地流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慨。词中“飘零”、“断梗疏萍”、“惆怅客”、“泪纵横”、“断肠”等词语,都反映了作者极端痛苦的心情。过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作者与顾贞观相见时的心情。而作者与顾贞观相见之后,自然又谈到彼此多年来愁苦的生活与坎坷的遭遇。作者说:“只应簪雪满卿头”,意思是说,我这个多年来奔走天涯,身世飘零的人,今天看到你,只是应叹惜你的鬓边已经雪发盈颠了。接着作者又说:“共话西窗烛剪明”,两人秉烛夜谈,一同回想起从前在京华互相唱和的情景,不禁感慨万端。作者虽然写的是两人相见时的心情,但其中也暗含着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与谴责。试想,如果作者是生活在太平盛世,他与顾贞观又怎么会长期奔走天涯,四处飘零呢?而作者与顾贞观久别重逢,又怎么会在夜阑秉烛时,一同回想起从前在京华那段美好的生活呢?词的下片主要是写作者对顾贞观的安慰,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重游阆苑琼楼,听铿锵、玉漏迢递相催”,是说两人希望再度进京,到那时就可以听到漏声迢递,在琼楼玉宇中过那美好的生活了。作者在这里用“铿锵”、“迢递”两个词语来形容漏声,颇能传出漏声之美,烘托出京城之繁华。作者接着又说:“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两人把酒叙旧,灯烛闪烁,《金缕曲》课文讲解(续)3. 课文内容(续)作者担心眼前的欢聚只是一场梦,梦醒后将再度陷入孤寂与痛苦之中。这种担忧反映出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这种情感在“犹恐相逢是梦中”一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未来的深深忧虑。尽管作者和顾贞观都面临着生活的困境和痛苦,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理想的追求。在词的最后,作者写道:“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酒醒时,商略平生义,剃除须发轻鸥鸟。”这里,作者表达了自己虽然长期漂泊,但仍未忘平生之志,他愿意与顾贞观一起,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须发轻鸥鸟”一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愿意放下世俗的束缚,与顾贞观一起追求自由、理想的决心。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4. 词的艺术特色这首词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直抒胸臆,作者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这种直白的表达方式,使得词的情感更加真挚、深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词中的语言优美,如“飘零身世,断梗疏萍”、“铿锵、玉漏迢递相催”等,都充分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这些优美的词句不仅增强了词的艺术效果,也使得词的情感更加深邃、丰富。词中的情感真挚,无论是表达对友情的珍视,还是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这种真挚的情感使得词更加感人、动人,也让读者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5. 词的主题思想这首词的主题是友情与理想。作者通过表达对顾贞观的深厚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与追求,展现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词中也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慨,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些主题思想使得这首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课文总结《金缕曲》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理想的词作。作者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自己与顾贞观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与追求。词中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主题深刻,使得这首词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作者高超的艺术才华,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词中所表达的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慨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也给我们提供了思考和启示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