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第一章节地球与地图涵盖知识点PPT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地球的形状描述地球是一个椭球体,表面大部分由海洋和陆地构成历史认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从“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盖天说,到“天...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地球的形状描述地球是一个椭球体,表面大部分由海洋和陆地构成历史认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从“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盖天说,到“天如穹庐,笼盖四野”的浑天说,再到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证实,最终由卫星照片确认了地球的形状2. 地球的大小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仪和经纬网1. 地球仪定义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作用方便人们了解和研究地球2. 经线和纬线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指示东西方向3. 经度和纬度经度从0°经线(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称东经,以西称西经纬度从赤道开始,向两极各分作90°,以北称北纬,以南称南纬4. 经纬网的作用定位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导航航海、航空、陆路、太空等地图1. 地图的概念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缩小在一定的平面上,反映区域地理特征和分布规律的图形2. 地图的种类按内容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其他专用地图等按表现形式普通地图、影像地图、电子地图等3. 地图上的比例尺定义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比例尺 =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分类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4. 地图上的方向一般规则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5. 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图例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地图上说明地理事物的名称或山高水深的文字和数字地球的运动1. 地球的自转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个太阳日(约24小时)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2. 地球的公转定义地球绕太阳旋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个恒星年(约365.25天)产生的现象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3. 五带的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划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以上是初一地理第一章节“地球与地图”的主要知识点,涵盖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和经纬网、地图以及地球的运动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知识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也是理解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理解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为后续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地球的构造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大致可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个部分2. 板块构造理论概念地球的地壳被分割成数块巨大的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移动,相互作用,引发地震、火山喷发、造山运动等地质活动板块边界类型发散边界、汇聚边界、转换边界自然地理要素1. 地形和地势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包括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通常用等高线地图来表示2. 气候定义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影响因素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等3. 水文河流地表水体沿着一定路线流动的水流,包括源头、上游、中游、下游、河口等部分湖泊陆地上凹地积水形成的水体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大部分水体,包括五大洋和各大海4. 生物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其生活的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生物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种群的丰富程度人文地理要素1. 人口人口分布世界各地人口数量的地理分布人口迁移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包括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2. 民族和语言民族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语言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3. 文化和宗教文化一个社会或群体的语言、艺术、信仰、习俗、法律、知识、道德、能力和习惯等一切能力和习惯的总和宗教对某种超自然力量或神秘力量的信仰和崇拜,通常包括信仰、教义、仪式、组织等要素4. 经济活动农业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工业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服务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行业5. 聚落和城市聚落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城市聚落的一种形式,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地区以上是初一地理第一章节“地球与地图”的补充知识点,涵盖了地球的构造、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培养对地球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科学习,也对学生的生活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