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PPT
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君王若燕去,谁为拽车辕...
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君王若燕去,谁为拽车辕。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午时盐坂上,蹭蹬溧浦尘。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骠骑浮玉塞,蹀躞秋风中。文帝碧骠马,绣鞍金镂鞍。枥边心耿耿,山下影孱孱。峻骨瘦无匹,渴沙横日炙。顿蹄此路穷,回睇邈乡国。羁縻岂独然,汉骠今不见。黄沙去路长,白草胡沙寒。夜来霜满秦川月,吟马诗彻明发。正古如此多雄略,与谁同用韬钤诀。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也有版本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马诗二十三首·其四唐·李贺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马诗二十三首·其六唐·李贺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马诗二十三首·其七唐·李贺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君王若燕去,谁为拽车辕。马诗二十三首·其八唐·李贺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马诗二十三首·其九唐·李贺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唐·李贺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一唐·李贺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午时盐坂上,蹭蹬溧浦尘。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二唐·李贺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三唐·李贺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四唐·李贺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五唐·李贺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六唐·李贺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骠骑浮玉塞,蹀躞秋风中。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七唐·李贺文帝碧骠马,绣鞍金镂鞍。枥边心耿耿,山下影孱孱。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唐·李贺峻骨瘦无匹,渴沙横日炙。顿蹄此路穷,回睇邈乡国。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九唐·李贺羁縻岂独然,汉骠今不见。黄沙去路长,白草胡沙寒。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唐·李贺月明星稀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一唐·李贺洛阳城头日欲斜,乌栖不定树无依。野狐泉上草青青,树头狐狸啼一声。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二唐·李贺秋静见旌旗,沙白戍楼西。长风鸣金角,短日映青砧。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三唐·李贺插羽两军前,画沙分地界。愁多对鼓角,梦少听笳吹。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是由石灰岩烧制而成。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千锤万凿,将整块整块的岩石凿开击碎,然后入窑烧制。石灰岩在烈火焚烧时,分解出氧化钙,这种氧化钙一遇到水,就立即解体溶化,所以人们常把它叫做“生石灰”。生石灰体积膨胀,发热,硬度增大,人们又把它叫做“熟石灰”。熟石灰可以粉刷墙壁,也可以用在建筑上。于谦在这首诗中借物喻人,通过描写石灰的制作过程,表达了自己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这首诗的译文是“(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三字,来补足“咬”字,表现竹在破岩中咬定青山,决不放松,更加形象、生动,把竹的顽强生命力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多于买竹钱”。他画竹的风格也一点不脱离写竹的风格,同样表现出一种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二续唐·李贺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蹄疾踏秋水,角劲弓弦响。铁骑若云集,将军出塞行。尘沙如雾起,塞外几重城。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三续唐·李贺四蹄碧玉落,双眼黄金瞳。鞍上留明月,鸣鞭响夜空。长驱疾如电,一骑绝尘中。遥想边关外,烽火照大同。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四唐·李贺边城画角哀,烽火照高台。塞上秋风起,征人独徘徊。黄云连白草,万里尽蒿莱。日暮归心切,飞骑入尘埃。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五唐·李贺秋霜马蹄疾,野烧烟茫茫。行客路已远,征途日已长。孤城画角怨,独客泪沾裳。遥想故园景,何时归去乡。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六唐·李贺朔风吹铁衣,寒光映铁骑。塞上征战苦,征人何时归。黄沙遮日暗,白骨照霜凄。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七唐·李贺白马出塞门,铁骑入凉州。长驱疾如鸟,一骑绝尘头。边风卷地起,塞云暗城头。壮士挥刀起,报国立功勋。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八唐·李贺边塞征战地,铁骑踏黄沙。刀光剑影间,生死一刹那。将军挥鞭指,壮士齐向前。誓破楼兰阵,决战到底家。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九唐·李贺金鞍玉勒马,疾走踏飞尘。塞上风云变,征战何时休。壮士怀壮志,将军赋壮词。愿守边疆土,不使胡尘飞。马诗二十三首·其三十唐·李贺骏马出塞去,雄姿震四方。铁蹄踏碎月,金甲映日光。挥鞭扫胡寇,挥剑斩敌将。功成报天子,不负此身强。以上是继续补充的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的部分内容。这些诗歌都以马为题材,通过描绘马的雄姿、力量和征战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英勇善战、忠诚报国的豪情壮志。同时,这些诗歌也反映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边疆战士的艰辛生活,展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和英雄气概。此外,还有《石灰吟》和《竹石》的赏析和继续内容。石灰吟续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通过描绘石灰的制作过程,表达了诗人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诗中的“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等形象生动的词语,展现了石灰制作过程的艰辛和不易。而“粉骨碎身全不怕”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牺牲的坚定决心和对于保持清白品格的执着追求。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竹石续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以竹为题材,通过描绘竹子的坚韧不拔和顽强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于坚贞不屈、刚毅坚定品格的赞美。诗中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等形象生动的词语,展现了竹子在恶劣环境中的顽强生命力和坚定信念。而“千磨万击还坚劲”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坚贞不屈品格的赞美和追求。这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珍品之一。以上是对《马诗二十三首》、《石灰吟》和《竹石》的继续补充和赏析。这些诗歌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体现了古代文人的高尚情操和家国情怀,对于我们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