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将军PPT
左权(1905年3月15日-1942年5月25日),字孳麟,号叔仁,原名左纪权。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一期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
左权(1905年3月15日-1942年5月25日),字孳麟,号叔仁,原名左纪权。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一期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早年经历左权1905年3月15日生于湖南省醴陵县一个农民家庭。1919年考入当地的渌江中学。1923年进入长沙岳云中学学习。192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12月赴苏联学习。先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后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在校期间,他认真研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还撰写了《论列宁主义》、《十月革命与东方民族》、《中国之军阀与革命》等论文,翻译了《苏联国内战争》一书。1927年9月,由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后,经列宁格勒、莫斯科来到中国革命的策源地——广州。不久,左权被派往湘南,任中共湘南特委军事部长兼军委书记,前往宜章岩泉,与朱德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红军将领黄洋界保卫战1928年2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与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此时,左权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总指挥兼一营营长。在红四军成立时,他当选为军委会委员。同年4月,朱德、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转战赣南、闽西时,左权率部留守井冈山,任红四军军委委员、红五军军委书记兼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员,与红五军军长陈毅一起指挥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等战斗,为保卫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尤以龙源口大捷影响最大。此役红军以不足千人的兵力,击溃了国民党军两个团约5000人的进攻,俘敌千余人,取得了红军下山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1931年7月,左权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军长兼政治委员,在朱德、毛泽东指挥下,参与指挥了湘赣苏区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长征途中,他担任红一军团第一、二师政治委员,在突破国民党军队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进攻遵义、四渡赤水、夺取泸定桥等战斗中,都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1935年6月12日,左权率红一军团第一师先行攻占泸定桥西桥头,为中央红军迅速渡过大渡河赢得了宝贵时间,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毛泽东曾写诗赞曰:“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抗日战争1937年8月22日,左权由延安赴晋北抗日前线,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后兼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碎日军“九路围攻”,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等战斗的胜利。牺牲经过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负责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25日,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十字岭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主要贡献军事理论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将领。他牺牲时,年仅37岁。他牺牲的消息传到延安后,毛泽东非常悲痛,连续发了唁电,并撰写了祭文和挽联。延安《解放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分别全文刊登了祭文和挽联,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毛泽东为左权题写的挽联是:“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朱德也送了挽联:“痛失臂膀,奋斗为民族解放;坚持抗战,誓死卫我长城。”周恩来送了挽词:“左权牺牲,我失一臂助,民族失一柱石。”左权在军事理论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撰写了《论坚持华北抗战》、《敌后游击战》、《论军事战略问题》等军事著作,系统阐述了人民军队在敌强我弱形势下,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创造性地提出许多适合中国国情的军事思想。左权是八路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他参与指挥的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沉重打击了日伪军,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左权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坚定信念、英勇无畏和卓越才能,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崇敬和爱戴。他的牺牲精神,成为激励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强大精神力量。纪念活动左权将军牺牲后,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党和人民政权在河北、山西、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修建了左权将军陵墓和纪念馆,以供后人瞻仰和纪念。同时,左权将军的事迹和精神也被广泛宣传和教育,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精神遗产左权将军的精神遗产是丰富的。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崇高精神、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等,都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左权将军的精神遗产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结语左权将军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军队的优秀代表,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左权将军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